坪壩村村民在防疫防控期間,依靠自身勤奮求實、因地制宜,自主發展中蜂養殖桶共計260桶,目前總量已達400余桶。
坪壩村地處武陵山區中部,近年來,隨著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政策落實,整個武陵山區自然生態環境越來越好。在初春季節,隨處可見產業林柑橘花和漫山五顏六色的鮮花;在田間地頭,也遍是油菜花、油牡丹花等季節性花草。各類蜂鳥魚蟲在這個季節里異常活躍,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。土生土長的坪壩村民們,對身邊這些自然環境最熟悉不過。通過多年外出務工知識增長,更了解到天然蜂蜜對人體健康的作用。這段無法外出務工的特殊時期,他們都積極行動起來,利用本村現有的桐木樹、杉木樹等特有適用的自然資源搭蜂架、做蜂桶、引蜂群,大力自主發展坪壩養蜂產業。據統計,整個疫情期間,坪壩村共增加蜂桶260個,新增蜂群120多群,預估新增產值26萬元。
彭開清,坪壩小學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教師,平日里上課之余也種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在疫情期間,他充分利用時間,用自己勤勞的雙手,新制作了十五只蜂桶;按一只蜂桶一年平均取十斤蜂蜜,一斤蜂蜜120元計算,到年底他將新增收入一萬多元。
田維權,坪壩村山腳組養蜂大戶,在坪壩村有著多年的養蜂經驗,今年2月至4月期間,他新做蜂桶40余桶,將蜂桶總數量增加到110桶,按他自己的算法,去年養的60余桶蜂,采蜜660斤,收入約7萬元;今年的110桶蜂,收入有望突破10萬元。
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小田,常年在浙江打工,今年受疫情影響,呆在家里的這段時間,也向隔壁鄰居學起了蜂桶的制作。雖然是剛學,但小田做得很認真,也學得快,這兩個月來,通過努力自己也制作了10來只蜂桶,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,他充滿自豪的說道:“現在生態環境好了,我們家鄉的綠水青山,真正變成我們靠得住,吃得飽的金山銀山。”
黃宗國,竹山組建卡貧困戶,多年來常年外出務工的他,在老家也一直養著三十幾桶蜂,外出務工和養蜂的收入加起來也很可觀,生活水平漸得以改善。疫情期間,黃宗國結合自身情況,新制作蜂桶40余桶,將蜂桶總量增加到了80桶。未來的一年,他的養蜂收入可望比上年翻上一番。
春暖花開,蜂鳴蝶舞,為宋農鎮坪壩村帶來勃勃生機。坪壩村的老百姓們,也依靠著自身的勤勞與智慧,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。
版權所有 重慶兩江新區建設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重慶市渝中區棉花街十八號 聯系電話:023-63775956